最近在找房子或裝潢的時候,常常會遇到「廚房跟廁所一起」的格局設計,這種配置在台灣的小坪數住宅特別常見。雖然一開始會覺得有點奇怪,但其實只要規劃得當,反而能讓空間利用更有效率。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種特殊格局的優缺點,還有該怎麼設計才不會踩雷。
先說說這種格局的優點吧!最明顯的就是省空間,特別適合10坪以下的套房。水管線路集中在一起,施工成本也比較低。我朋友在台北租的套房就是這樣設計,她說洗完菜直接轉身就能上廁所,其實滿方便的。不過缺點也很明顯,煮飯的味道容易飄到廁所,而且濕氣重的時候整區都會受影響。
優點 | 缺點 |
---|---|
節省空間 | 氣味容易混雜 |
管線集中好維修 | 濕氣問題較嚴重 |
動線緊湊 | 隱私性較差 |
要怎麼改善這些問題呢?首先建議一定要裝強力抽風扇,最好是廚房和廁所分開裝。再來就是做好乾濕分離,可以用玻璃拉門或簾子稍微區隔。我最近看到一個設計很聰明,把洗手台放在廚房和馬桶中間,這樣既能當緩衝區,洗手也方便。材質選擇上,牆面最好用防霉的珪藻土或防水漆,地板則要選防滑的。
說到「廚房跟廁所一起」的風水問題,老一輩的人可能會很在意。其實只要保持乾淨整潔,加上一些簡單的化解方法就好。像是擺放黃金葛或常春藤這類植物,既能淨化空氣又有隔斷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養成隨手關門的習慣,這樣就能避免煮飯時的油煙跑到廁所去。
這種格局在國外其實很普遍,像日本的小套房就經常這樣設計。他們會用折疊門或滑門來節省空間,馬桶甚至會做成隱藏式的。台灣現在也有很多新建案採用類似的概念,只是會把廚具升級成IH爐,減少油煙產生。如果預算夠的話,裝個全熱交換器會讓空氣品質好很多。
為什麼台灣小宅常把廚房廁所設計在一起?這個問題其實跟台灣的居住環境和建築習慣有很大關係。台灣都會區房價高,小宅當道,為了在有限空間裡擠出更多生活機能,設計師常會把用水區域集中配置,這樣不僅能節省管線成本,還能讓其他生活區域更完整。
講到管線配置,廚房和廁所都是需要大量用水的地方,把這兩區放在一起最實際。水管、排水管可以共用同一條主幹線,施工時不用東拉西扯,省工又省料。而且現在新建案很多都是預售屋,建商為了控制成本,這種「水區集中」的設計自然成為首選。
另外從使用習慣來看,台灣人對「風水」比較講究,傳統觀念認為廚房屬火、廁所屬水,兩者相鄰可以達到水火既濟的平衡。雖然年輕人可能不太在意這個,但老一輩買房時還是會考慮到這點。
設計考量 | 實際好處 | 常見坪數 |
---|---|---|
管線集中 | 施工成本低 | 15-25坪 |
空間效率 | 動線更流暢 | 套房產品 |
風水概念 | 水火平衡 | 投資型小宅 |
說到動線規劃,小宅最怕就是浪費走道空間。把廚房和廁所設計在相鄰位置,等於把「濕區」都集中在同個區塊,其他區域就能保留給客廳、臥室等「乾區」。這種分法在日式設計也很常見,只是台灣更常把這兩機能直接做在隔壁,甚至共用同一面牆。
現在新建案為了讓小宅看起來更寬敞,常會採用開放式廚房,這時候把廁所藏在廚房旁邊就變成很聰明的做法。一來可以做隱藏門設計,二來煮飯時要上廁所也很方便。不過這種設計最怕油煙味和異味混在一起,所以抽風設備就顯得特別重要,這也是為什麼這類小宅都會配備強力排風系統的原因。
廚房廁所相連會有味道問題嗎?該怎麼解決?過來人分享實用對策
最近幫朋友看房子,發現很多小坪數住宅都做成廚房廁所相連的格局,這種設計確實省空間,但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味道會不會互相影響啊!我自己住過這種房型三年多,真的遇過不少狀況,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實用的解決方法,讓你的生活品質不會被異味打擾。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通風系統要搞定!很多建商為了省成本,廚房和廁所會共用同一個排氣管道,這樣煮飯的油煙味和廁所異味很容易混在一起。建議可以加裝獨立排氣扇,像我們家就是在廚房裝強力抽油煙機,廁所則用隱藏式排風扇,兩邊完全分開排氣。預算夠的話,最好請師傅來檢查管道有沒有確實接到室外,有時候施工不良也會讓異味在管道間亂竄。
再來就是日常清潔要特別注意,我整理了一個清潔重點表格給大家參考:
區域 | 清潔頻率 | 推薦用品 | 小技巧 |
---|---|---|---|
廚房排水口 | 每週一次 | 小蘇打+白醋 | 睡前倒入,隔天沖熱水 |
廁所馬桶 | 每兩天 | 含氯系清潔劑 | 邊緣矽膠處要特別刷洗 |
垃圾桶 | 每天 | 茶葉渣/咖啡渣除臭 | 底部鋪報紙吸濕 |
排風扇濾網 | 每月 | 中性清潔劑浸泡 | 記得關電源再拆 |
最後分享幾個生活小妙招:我們家會在廁所放一小碗粗鹽,真的能吸濕除臭;廚房則是用咖啡渣放在角落,煮完飯的油煙味很快就散了。記得每次洗完澡要把地板的積水刮乾,不然濕氣會讓整個空間都悶悶的。如果預算許可,裝台空氣清淨機放在兩個區域中間也很有效,現在有些機種還能偵測異味自動加強運轉呢!
最近很多朋友在問「小套房廚房廁所一體化設計要注意什麼?」這種開放式設計雖然省空間,但其實有很多細節要特別留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重點,讓你的小空間既美觀又實用!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防水防潮」問題。廚房和浴室都是高濕度區域,建議地板要選防滑磁磚,牆面至少要做到120公分高的防水層。特別是洗手台和爐具附近,最好加裝不鏽鋼防濺板。記得要預留排水坡度,避免積水流向臥室區域。
再來是「通風系統」的規劃。這種一體化設計最容易產生的就是油煙和異味問題,建議要裝設雙向排氣扇(廚房抽油煙機+浴室暖風機),預算夠的話可以考慮全熱交換器。以下是幾種常見通風設備的比較:
設備類型 | 優點 | 缺點 | 建議安裝位置 |
---|---|---|---|
隱藏式排氣扇 | 美觀、噪音低 | 排氣效果普通 | 浴室天花板 |
強力抽油煙機 | 吸油煙效果好 | 佔空間、耗電 | 爐具正上方 |
全熱交換器 | 能換氣又省電 | 價格高、需定期保養 | 整體空間天花板 |
收納設計也是關鍵,建議採用「垂直收納」概念。像是馬桶上方可以做懸吊式廚櫃,但要注意離地至少60公分避免潮氣。水槽下方建議用不鏽鋼拉籃,比傳統層板更防潮。別忘了預留電器專用插座,最好選擇有防潑水蓋的款式。
最後提醒「動線規劃」要流暢。建議把洗手台放在廚房和浴室中間當緩衝區,這樣刷牙洗臉時不會被廚房水花噴到,煮飯時拿取餐具也方便。爐具和馬桶最好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避免熱源影響衛浴設備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