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幫家裡的浴室換新浴簾,才發現原來「浴簾寬度」的選擇學問這麼大!不是隨便買個漂亮的款式就能用,尺寸不對的話,洗澡時水花四濺的慘劇可是會天天上演。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挑選浴簾寬度時要注意的幾個重點,讓你的浴室既美觀又實用。
首先,浴簾寬度一定要比浴缸或淋浴區寬才行。一般來說,標準浴缸的寬度大約是70-80公分,但建議浴簾至少要買到120公分寬才夠用。這樣拉起來的時候才不會有縫隙,水才不會噴得到處都是。如果是比較大的淋浴間,可能就要選到150公分甚至180公分的浴簾才夠。
這裡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的浴簾寬度對照表:
淋浴區域類型 | 建議浴簾寬度 | 適用空間 |
---|---|---|
單人浴缸 | 120-140cm | 小浴室 |
雙人浴缸 | 150-180cm | 大浴室 |
方形淋浴間 | 150cm | 乾濕分離 |
弧形淋浴間 | 180cm | 豪宅浴室 |
除了寬度要夠,浴簾的長度也很重要。一般建議浴簾下擺要離地約2-3公分,這樣才不會拖地弄濕,也不會因為太短而擋不住水花。如果家裡有小朋友或寵物,可以考慮買加長型的浴簾,避免他們好奇去拉扯。
材質方面,現在市面上有PEVA、PVC、聚酯纖維等不同選擇。PEVA的比較環保無毒,PVC的防水性最好但可能會有塑膠味,聚酯纖維的則比較輕薄好清洗。建議可以根據家裡的通風情況來選擇,像我們台灣這麼潮濕的環境,防水性和防霉功能就特別重要。
安裝時也要注意,浴簾桿的長度最好比浴簾寬度多個10-15公分,這樣拉起來才不會太緊繃。如果是租屋族不方便鑽孔,現在也有很多免打孔的伸縮浴簾桿可以選擇,安裝起來超方便,搬家時還能帶著走。
最近在挑浴簾發現尺寸不合超困擾?浴簾寬度怎麼量?3步驟教你精準測量不踩雷!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自己在家就能輕鬆搞定。很多人以為隨便拿捲尺量就好,結果買回來不是太寬卡到牆壁,就是太窄會噴水出來,今天就來分享我的實戰經驗,保證讓你一次就買對尺寸。
首先準備工具很簡單,只要一支捲尺和紙筆記錄。重點是要在淋浴區”實際使用狀態”下測量,因為有些人家裡的淋浴間是弧形或是有突出的置物架,這些都會影響浴簾的實際可用空間。建議先把淋浴區的玻璃門或現有浴簾都拉到平常使用的位置再開始量,這樣測出來的數字最準確。
測量位置 | 注意事項 | 常見錯誤 |
---|---|---|
浴簾桿兩端 | 要量內側到內側的距離 | 誤量外側導致過長 |
地面到掛鉤處 | 記得加5-10cm預留離地空間 | 忘記算折疊部分會拖地 |
突出物間距 | 如置物架、扶手都要特別標註 | 忽略導致浴簾卡住 |
第二步要考慮浴簾的”皺褶度”,這點超多人會忽略。一般建議浴簾寬度要比實際淋浴空間寬1.5-2倍,這樣拉起來才會有自然的波浪皺褶,不會緊貼著身體。比如說你的淋浴區寬度是90公分,那浴簾就要選135-180公分的款式。現在很多賣場的浴簾都會標示適合的桿距範圍,購買時記得對照一下自己量的數字。
最後提醒大家,不同材質的浴簾收納時長度可能會有點變化。像PEVA材質的用久可能會稍微縮水1-2%,而布質的第一次下水洗可能會縮一點。所以如果是換新浴簾,建議可以比原本的再放寬個3-5公分。另外現代很多淋浴間會做乾濕分離設計,這種通常標準尺寸就夠用,但還是要確認一下自家浴室的實際狀況比較保險。
最近在幫家裡換浴簾時,發現一個超煩人的問題:為什麼浴簾總是太寬或太窄?常見尺寸問題解析。明明量好了浴室尺寸,買回來不是多出一大截,就是根本遮不住,真的會讓人很阿雜!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常見的尺寸地雷,還有該怎麼挑才不會踩雷。
首先要注意的是,台灣市面上的浴簾尺寸其實很混亂。有些標示的是「簾面寬度」,有些卻是「總寬度」(含掛鉤部分),這就很容易讓人搞錯。像我家上次買的浴簾,標示180cm,結果實際簾面只有160cm,掛上去根本遮不住浴缸。建議大家購買前一定要看清楚是量哪個部分,最好直接問客服確認。
另外,浴簾的伸縮性也是關鍵。現在很多浴簾會做彈性材質,標榜「可伸縮10%」,但實際用起來根本沒那麼理想。特別是遇到潮濕天氣,浴簾容易黏在身上,這時候如果尺寸剛好就很容易不夠用。個人建議寧可買稍微大一點的,至少還有調整空間。
這邊整理幾個常見的浴簾尺寸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浴室類型 | 建議簾面寬度 | 常見錯誤 |
---|---|---|
標準浴缸 | 150-180cm | 買到160cm以下會太窄 |
淋浴間 | 120-150cm | 超過160cm會多出一大截 |
乾濕分離 | 180-200cm | 沒算到門軌寬度 |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小細節,就是浴簾的底部設計。有些浴簾下面會做加重條或磁鐵,這種設計雖然能防止浴簾亂飄,但也會影響實際使用的長度。像我家上次買的浴簾,掛上去才發現因為底部太重,整個簾子被往下拉,結果離地還有一大段距離,水都噴到外面去了。所以建議量尺寸時,要把這些小設計都考慮進去。
小浴室怎麼選浴簾寬度?窄空間挑選技巧大公開
每次走進小浴室看到那塊不合身的浴簾就覺得阿雜嗎?其實選浴簾寬度真的沒那麼難啦!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家的迷你浴室也能找到完美浴簾。首先最重要就是量好浴缸或淋浴區的實際寬度,記得要從牆面到牆面完整測量,最好多抓個5-10公分,這樣浴簾才不會拉起來卡卡的,洗澡時水也不會噴得到處都是。
說到材質選擇,小浴室最怕就是浴簾太厚重會讓空間更壓迫,建議可以挑選輕薄的PEVA或聚酯纖維材質,這種不僅防水效果好,收納起來也不佔空間。花紋部分可以考慮直條紋或淺色系,視覺上會讓浴室看起來更寬敞喔!
浴室寬度 | 建議浴簾寬度 | 材質推薦 |
---|---|---|
70-80cm | 90-100cm | 輕薄PEVA |
80-90cm | 100-110cm | 聚酯纖維 |
90-100cm | 110-120cm | 防霉布料 |
安裝時的小撇步也要注意,浴簾桿最好選擇可伸縮式的,這樣就算牆面距離不太標準也能輕鬆調整。掛鉤數量建議每30公分就要有一個,這樣浴簾才會平整不容易飄動。如果浴室真的超級小,可以考慮用磁吸式浴簾,底部會自動貼合浴缸邊緣,完全不用擔心洗澡時浴簾亂飛打到腳。
最後提醒大家,浴簾長度也要配合浴室高度,一般來說離地2-3公分最剛好,太長會容易發霉,太短又擋不住水花。現在很多網購平台都有提供客製化尺寸服務,量好家裡浴室尺寸再下單,就不用擔心買到不合用的浴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