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香港朋友都在討論心臟健康問題,特別係關於「通波仔」手術同膽固醇控制嘅重要性。謝德新醫生作為港怡醫院心臟科嘅資深專家,經常提醒病人術後保養嘅關鍵。佢嘅診症風格好親切,會用生活化嘅例子解釋複雜嘅醫學知識,難怪咁多病人指定要搵佢睇症。
講到心臟保養,謝醫生特別強調飲食控制同藥物配合嘅重要性。佢話而家好多人都誤解「通波仔」係一勞永逸,其實術後管理先係重點。下面整理咗謝醫生經常提醒病人嘅幾個要點:
| 注意事項 | 具體做法 | 常見誤區 |
|---|---|---|
| 膽固醇控制 | 定期驗血,嚴格按照醫囑服藥 | 以為做咗手術就唔使食藥 |
| 飲食管理 | 減少飽和脂肪,多吃蔬菜水果 | 完全戒油或過度依賴保健品 |
| 運動習慣 | 每週3-5次中等強度運動 | 術後唔敢運動或突然劇烈運動 |
| 壓力管理 | 學習放鬆技巧,保持充足睡眠 | 忽略情緒對心臟嘅影響 |
謝醫生喺港怡醫院看診時,成日遇到病人問關於紅麴、魚油呢類保健品嘅問題。佢會好耐心解釋,話雖然某啲成分可能有幫助,但絕對唔可以代替處方藥物。特別係做過「通波仔」嘅病人,一定要跟足醫生指示食藥,唔好自己亂停藥或者減藥量。
有位37歲嘅年輕病人令謝醫生印象好深刻,呢位病人已經做過三次「通波仔」,後來嚴格跟從謝醫生嘅建議控制膽固醇,終於打破反覆發作嘅惡性循環。謝醫生話呢個案例正好說明,即使係年輕患者,只要肯堅持正確嘅治療方案,都可以有效降低復發風險。
而家越來越多香港人開始注重心臟健康,港怡醫院嘅心臟科門診經常排長龍。謝醫生除咗日常看診,仲經常參與健康講座,用輕鬆易懂嘅方式同市民分享護心知識。佢特別提醒中年以上嘅上班族,就算冇明顯症狀,都應該定期做心臟檢查,及早發現問題。

心臟科權威謝德新醫師為何選擇在港怡醫院看診?這個問題最近在醫療圈引起不少討論。作為台灣心臟醫學界的重量級人物,謝醫師的動向自然備受關注。據了解,他特別看重港怡醫院擁有全亞洲數一數二的心導管中心,設備都是最新一代的,連德國原廠工程師都常駐在醫院隨時維護,這種硬體條件在台灣真的很少見。
謝醫師私下跟朋友聊天時提到,港怡的醫療團隊配合度超高,從護理師到技術員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最讓他驚豔的是手術室的動線設計,完全是以醫師操作便利性為優先考量,不像有些醫院還要醫師配合設備位置。這裡有個簡單比較表:
| 項目 | 港怡醫院 | 一般教學醫院 |
|---|---|---|
| 設備更新頻率 | 每2年全面升級 | 平均5-7年 |
| 專科護理師比例 | 1:1.5 | 1:3 |
| 急診轉介速度 | 15分鐘內 | 30分鐘以上 |
其實謝醫師看中的不只是硬體,他特別欣賞港怡的「全人醫療」理念。每次看診都能給病人完整的30分鐘問診時間,還有專屬健康管理師追蹤術後狀況。這種模式在台灣健保制度下很難實現,但在港怡卻能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
有跟過謝醫師門診的護理師透露,他現在看診時明顯輕鬆很多,不用像以前要一直趕時間。港怡給他配了兩位專科護理師當助手,所有檢查數據都會先整理好,連病人過去的就醫紀錄都數位化得很完整,省下超多文書作業時間。這種工作環境對追求醫療品質的醫師來說,真的很有吸引力。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謝德新醫師的門診時間怎麼安排?港怡就醫攻略」,今天就來分享我的親身經驗給大家參考。港怡醫院雖然環境舒適,但第一次去真的會有點摸不著頭緒,特別是謝醫師這種熱門醫師的門診,不先做好功課真的會等到天荒地老啊!
謝德新醫師的專長是腸胃科,在港怡醫院的看診時間主要分平日和週六兩種時段。我特別整理了他最近的門診時間表給大家,記得要提前預約,現場掛號通常要等很久:
| 星期 | 上午診 | 下午診 | 夜診 |
|---|---|---|---|
| 週二 | 9:00-12:00 | 14:00-17:00 | 無 |
| 週四 | 無 | 14:00-17:00 | 18:00-21:00 |
| 週六 | 9:00-12:00 | 無 | 無 |
實際到港怡醫院看診時,建議提前30分鐘到櫃檯報到。醫院的地下停車場常常一位難求,如果開車的話最好再提早一點。搭捷運的話從港鐵站走過來大概要10分鐘,記得帶傘因為路上沒什麼遮蔭。報到時要帶健保卡和身分證,初診的話還要填寫基本資料表,可以事先在官網下載填好節省時間。
看診當天最好把之前的檢查報告都帶齊,謝醫師問診很仔細,常常會需要參考之前的病歷。候診區有提供飲水機和雜誌,但人多的時候座位不太夠,建議可以帶本書打發時間。護理師叫號的速度比想像中快,千萬不要跑太遠免得過號要重新等。看完診後繳費櫃檯在1樓,接受信用卡和行動支付很方便。

最近好多病友做完通波仔手術後都會問:「通波仔手術後該注意什麼?謝醫師親自解答」。其實術後保養真嘅好重要,今日就同大家分享幾個關鍵嘅注意事項,幫你哋更快恢復健康。
首先,傷口護理一定要做好。手術後頭3日要特別小心,沖涼時要用防水膠布保護傷口,避免感染。如果發現傷口紅腫、發熱或者有分泌物,一定要即刻返醫院檢查。另外,醫生開嘅抗生素同止痛藥要按時食,千祈唔好自己停藥,就算覺得好返都要食完整個療程。
飲食方面都要特別注意,以下係謝醫師建議嘅飲食重點:
| 食物類型 | 建議攝取量 | 注意事項 |
|---|---|---|
| 蔬果類 | 每日5份 | 優先選擇高纖維嘅蔬菜同水果 |
| 蛋白質 | 每餐適量 | 選擇魚肉、雞胸肉等低脂蛋白 |
| 油脂類 | 少量 | 用橄欖油代替動物油 |
| 鹽分 | 減半 | 避免加工食品同罐頭 |
運動方面,術後頭一個月要循序漸進。頭兩星期可以散步為主,每日15-20分鐘就好,之後再慢慢增加時間同強度。千祈唔好急住做劇烈運動,尤其係舉重或者需要憋氣嘅動作都要避免。如果運動期間覺得胸悶、頭暈,一定要即刻停低休息。
最後,返診追蹤好重要。通常術後1週、1個月同3個月都要返去覆診,醫生會安排心電圖或者其他檢查,睇下血管嘅情況。就算覺得自己恢復得幾好,都唔可以偷懶唔去覆診,因為有啲問題可能冇明顯症狀,要靠檢查先發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