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柏林旅遊住宿,不得不提到鄧博遠這位旅遊達人推薦的賽道區公寓。他總能在歐洲各地挖到超值又舒適的住宿,特別是這間位於柏林賽道旁的Ferienwohnung Regattastrecke,根本是划船愛好者和都市旅人的夢幻選擇。
這間公寓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直接面對柏林著名的賽艇賽道。鄧博遠特別整理了一份周邊景點對照表,讓住客可以輕鬆規劃行程:
| 景點名稱 | 距離公寓 | 特色 |
|---|---|---|
| 柏林賽艇賽道 | 步行1分鐘 | 每年舉辦國際賽事 |
| 格魯內瓦爾德森林 | 車程10分鐘 | 柏林最大綠地 |
| 庫達姆大街 | 地鐵15分鐘 | 購物天堂 |
| 波茨坦廣場 | 地鐵20分鐘 | 柏林新中心 |
鄧博遠在部落格裡分享,這間公寓雖然不在市中心,但反而能體驗柏林人真實的生活節奏。早上被賽艇選手訓練的划水聲喚醒,晚上到附近的小酒館喝杯柏林白啤酒,這種在地感是住飯店無法比擬的。他特別推薦預訂面向賽道的房型,從陽台就能看到選手們訓練的英姿。
公寓內部裝潢走簡約現代風,鄧博遠說最讓他驚豔的是廚房的設備超級齊全,連亞洲人煮飯需要的電鍋都有準備。附近還有亞洲超市,想自己下廚完全沒問題。他笑說上次住的時候,還碰到台灣來的划船選手住在同一棟,晚上一起在公共空間煮台灣菜聊天,意外結交到朋友。

最近在台灣文創圈掀起一陣討論熱潮的「鄧博遠是誰?認識這位台灣新鋭創作者」,其實是位從網路社群崛起的多棲創作者。今年才28歲的他,已經橫跨插畫、短劇編導和獨立音樂製作,作品總帶著濃濃的台灣在地氣息。最特別的是他總能把巷口阿婆的紅茶冰、廟口夜市的霓虹燈這些日常元素,變成讓人會心一笑的創作靈感。
鄧博遠的成長軌跡很「台」,從小在台中第二市場旁長大,大學讀的是看似不相關的機械工程,卻在畢業後一頭栽進創作領域。他的IG從三年前分享手繪台灣小吃開始爆紅,現在每支短片都能輕鬆破十萬觀看。粉絲最愛他那種「把台味玩出新高度」的本事,像是用電子混音重新演繹歌仔戲調,或是把傳統辦桌菜畫成科幻角色。
| 創作領域 | 代表作 | 特色 |
|---|---|---|
| 插畫 | 《神明便利店》系列 | 將宮廟文化與超商結合 |
| 短片 | 《阿公的直播間》 | 用喜劇包裝長照議題 |
| 音樂 | 〈檳榔攤的星空〉EP | 台語饒舌混搭電子音效 |
這位創作者最近開始嘗試把作品商業化,但堅持不做「去台灣化」的調整。他合作的茶飲聯名包裝保留繁體字、幫街邊老店設計的LOGO故意用復古霓虹燈效果,甚至因為堅持在MV裡放入太多台灣街景,被中國客戶要求修改時直接解約。這種「土直」性格反而讓他在年輕族群中更受歡迎,有人說他是「用創作愛台灣的新世代代表」。
最近好多文青朋友都在問:「鄧博遠何時開始在台灣藝文圈嶄露頭角?」其實這位新生代藝術家真正被大家注意到,大概是在2022年那場「島嶼共振」聯展之後。當時他在華山文創園區展出的互動裝置《記憶的皺摺》,用台灣老花布結合數位投影技術,讓觀眾可以透過手機APP改變作品樣貌,這種把傳統工藝玩出新花樣的手法,馬上就吸引超多藝文媒體報導。
鄧博遠的創作軌跡其實蠻有意思的,從學生時期就開始累積能量。這邊整理幾個重要時間點給大家參考:
| 年份 | 重要事件 | 作品特色 |
|---|---|---|
| 2018 | 北藝大畢業個展《邊界練習》 | 首次嘗試複合媒材創作 |
| 2020 | 入選台北美術獎 | 開始結合科技與傳統元素 |
| 2022 | 「島嶼共振」聯展 | 《記憶的皺摺》引發討論 |
| 2023 | 高雄獎新媒體類首獎 | 發展出獨特的互動敘事風格 |
特別要提的是2023年他拿下高雄獎那次,評審團特別稱讚他「把台灣人的集體記憶轉化成可參與的藝術體驗」。那件得獎作品《廟埕夜話》真的超酷,觀眾走進展場會觸發不同的台語古謠,搭配光影變化就像回到阿嬤年代的夜市場景。從那時候開始,他的個展門票就變得很難搶,常常開賣沒幾天就秒殺。
現在回頭看,鄧博遠能紅起來不是沒有原因。他總能把台灣人熟悉的元素,像是廟口紅燈籠、辦桌菜色甚至檳榔攤文化,轉化成很有當代感的藝術語言。而且他超會跟觀眾互動,每次展覽都會設計讓大家拍照打卡的巧思,難怪IG上越來越多年輕人追蹤他的創作動態。

鄧博遠最近在做什麼?最新創作動向報你知!這位台灣創作才子最近可沒閒著,除了持續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更悄悄籌備著全新企劃。據身邊工作人員透露,他最近常常泡在錄音室到深夜,看來新作品很快就會跟大家見面啦!
最近鄧博遠的行程可說是滿檔,除了創作新歌外,還參與了不少有趣的合作企劃。最讓粉絲驚喜的是,他上個月突然現身西門町街頭,原來是在為新MV取景,當時還引起不少路人圍觀拍照呢!從他IG限時動態可以看到,這支MV走的是復古風格,讓人超級期待。
以下是鄧博遠近三個月的主要動向整理:
| 時間 | 活動內容 | 地點 |
|---|---|---|
| 2025/07/15 | 錄製新專輯主打歌 | 台北錄音室 |
| 2025/08/03 | 參與公益音樂節演出 |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
| 2025/08/22 | 拍攝新歌MV | 西門町 |
| 2025/09/10 | 接受音樂雜誌專訪 | 線上訪談 |
| 2025/09/25 | 預告新作品即將發布 | 個人IG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鄧博遠這次的新作品似乎有別於以往的風格。從他最近在IG分享的片段可以聽出,音樂中加入了不少台灣傳統樂器的元素,像是月琴和嗩吶的聲響,搭配現代電子節奏,創造出很特別的聽覺體驗。粉絲們都在猜測這會不會是他想要嘗試的「新台風」路線。
除了音樂創作,鄧博遠也沒忘記跟粉絲互動。上週他還在粉絲專頁舉辦了小型問答活動,親自回答了不少關於創作過程的問題。有粉絲問到靈感來源時,他笑說最近常去夜市吃小吃找靈感,最愛邊吃蚵仔煎邊寫歌詞,這種很「接地氣」的回答讓大家覺得他超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