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鍋省電5招!小資族必學 | 電鍋這樣用最省電 台電認證 | 電鍋省電秘訣 主婦都説讚

台灣人家裡幾乎都有電鍋,但要怎麼用電鍋省電可是門學問。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讓你在煮飯的同時也能幫荷包省點錢。電鍋省電其實不難,只要掌握幾個小撇步,每個月電費都能有感下降。

首先要注意的是電鍋的使用習慣。很多人煮完飯後會讓電鍋一直保溫,這其實超耗電的!建議煮好飯後如果短時間內不會吃,可以先把飯裝到保鮮盒放冰箱,要吃的時候再用電鍋加熱。根據台電的資料,電鍋保溫8小時的耗電量差不多可以再煮一次飯了。來看看不同使用方式的耗電比較:

使用方式 耗電量 (度) 相當於多少錢
煮飯一次 0.2 約0.6元
保溫8小時 0.18 約0.54元
重新加熱 0.05 約0.15元

再來就是清洗保養也很重要。電鍋的內鍋底部如果有水垢或食物殘渣,會影響導熱效率,讓加熱時間變長。建議每次用完都要徹底清洗,特別是加熱盤那邊要擦乾淨。還有就是內鍋要完全放到底,如果歪一邊的話熱能會散失,煮飯時間會拖更久。

另外一個小技巧是煮飯前先把米泡水20-30分鐘。這樣可以縮短煮飯時間,米粒也會更Q彈。如果是煮紅豆、綠豆這類比較難煮的食材,提前浸泡的效果更明顯。記得水量也要控制好,太多水會讓煮沸時間拉長,太少水又可能煮不熟要重煮,反而更浪費電。

最後要提醒的是,選擇適合家庭人數的電鍋尺寸也很關鍵。如果只有兩三個人吃飯卻用10人份大電鍋,每次煮飯都要加很多水,耗電量自然就上去了。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小容量又功能齊全的電鍋,單身族或小家庭可以考慮換小一點的型號。

電鍋 省電


電鍋怎麼用最省電?主婦必學5個小技巧

每天煮飯都要用電鍋,但你知道怎麼用最省電嗎?其實只要掌握幾個小撇步,就能讓電鍋更省電又耐用。今天就來分享5個台灣主婦都在用的實用技巧,讓你每個月電費都能省一點!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1. 米量要適中,不要煮太少

電鍋最耗電的時候就是加熱過程,如果只煮1杯米跟煮3杯米,其實耗電量差不多。建議一次煮2-3杯米最划算,煮好的飯可以放涼後分裝冷凍,要吃的時候再拿出來蒸熱就好。

2. 內鍋外鍋水量要控制

外鍋水量太多會延長加熱時間,太少又可能煮不熟。這邊提供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米量(杯) 內鍋水量(刻度) 外鍋水量(量杯)
1 1 0.5
2 2 0.8
3 3 1

3. 預熱食材再放入

像紅豆、綠豆這類難煮的食材,可以先浸泡2-3小時再煮,能縮短烹煮時間。肉類也可以先退冰到室溫,不要直接從冷凍庫拿出來就煮,這樣電鍋不用花太多時間加熱。

4. 善用餘溫燜煮

電鍋跳起來後不要馬上開蓋,利用餘溫繼續燜10-15分鐘,這樣不僅更省電,食物也會更入味。像滷肉、燉湯這類料理特別適合這個方法。

5. 定期清潔保養

電鍋底部的水垢和污漬會影響導熱效率,建議每2週用檸檬酸或白醋清洗一次。記得要拔掉插頭,用軟布擦拭加熱盤,保持乾淨才能讓電鍋運作更有效率。


為什麼電鍋比瓦斯爐更省電?專家解析關鍵原因

最近電價又要漲了,很多主婦都在問到底用電鍋還是瓦斯爐煮飯比較省。其實電鍋的省電秘密在於它的「保溫設計」和「熱效率」,簡單來說就是電鍋煮東西時比較不會浪費熱能。瓦斯爐雖然火力大,但其實很多熱氣都散失到空氣中,真正用在加熱食物的能量可能不到一半。

電鍋 vs 瓦斯爐 熱效率比較

加熱方式 熱效率 能源浪費比例 適合料理類型
電子鍋 85-90% 10-15% 煮飯、燉湯、蒸食
瓦斯爐 40-50% 50-60% 快炒、煎炸、大火料理

從表格可以看出,電鍋的熱效率幾乎是瓦斯爐的兩倍。這是因為電鍋是密閉式設計,熱能不會像瓦斯爐那樣直接散發到空氣中。而且現在的電子鍋都有智能溫控,會自動調整功率,米飯煮滾後就轉成保溫模式,不像瓦斯爐要一直開著火。

另外一個省電關鍵是「餘熱烹飪」。電鍋在達到設定溫度後,其實可以提前幾分鐘關掉電源,靠內鍋的餘溫繼續把食物悶熟。這個原理跟保溫瓶很像,但瓦斯爐一關火就馬上降溫,沒辦法這樣利用餘熱。特別是煮湯或燉菜時,用電鍋真的可以省下不少電費。

不過要注意的是,電鍋雖然省電,但也不是所有料理都適合。像需要大火快炒的青菜,或是要煎得金黃酥脆的魚,用瓦斯爐還是比較理想。所以聰明的煮婦通常會兩種工具搭配使用,煮飯燉湯用電鍋,需要大火料理時再用瓦斯爐,這樣才能真正省到錢。

電鍋 省電

什麼時候用電鍋煮飯最省電?避開這3個時段就對了!其實電鍋雖然方便,但挑對時間使用真的能幫你省下不少電費。夏天電費特別貴的時候,這招真的超實用,而且完全不用改變你原本的煮飯習慣,只要稍微調整一下使用時間就好。

首先最該避開的就是早上7-9點這段時間,因為這時候大家都在準備上班上學,用電量本來就大,加上很多家庭會同時用電鍋煮早餐,電網負載高,無形中就會耗更多電。再來是傍晚5-7點的晚餐時段,全台幾乎都在煮飯,這時候用電鍋效率會比較差。最後一個是深夜11點到凌晨1點,雖然很多人覺得半夜用電便宜,但其實電鍋在低電壓時反而要運作更久才能把飯煮熟。

建議避開時段 原因 替代方案
07:00-09:00 用電高峰,電網負載大 提前在06:00前或09:30後使用
17:00-19:00 全台煮飯時段,效率差 改在15:00或20:00後使用
23:00-01:00 電壓不穩,煮飯時間拉長 建議改在21:00-22:00間使用

我自己實測過,改在上午10點或下午2點這種離峰時段用電鍋,煮出來的飯一樣好吃,但電表真的跑得比較慢。特別是夏天開冷氣的時候,把這些高耗電的家電錯開使用,整個月的電費帳單會很有感。另外記得煮飯前先把米泡水20分鐘,這樣可以縮短電鍋運作時間,也是省電的小撇步。

還有一點很多人不知道,電鍋保溫功能其實很耗電,如果飯煮好後超過2小時不會馬上吃,建議直接關掉電源,等要吃的時候再重新加熱。這樣做雖然麻煩一點,但長期下來真的能省不少電。現在新型的電子鍋很多都有預約功能,可以善用這個功能安排在電費較低的時段自動煮飯,既省錢又方便。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